科技賦能 產業興旺——慶城縣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慶城蘋果試驗示範站發展蘋果產業探析
原標題:科技賦能 產業興旺——慶城縣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慶城蘋果試驗示範站發展蘋果產業探析
記者 王博雅
2012年3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慶城蘋果試驗示範站建成;2017年9月2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四方集運查詢香港電話慶城蘋果試驗示範站正式揭牌。這兩個重要事件突破了慶城蘋果產業發展的瓶頸,讓原本不起眼的小蘋果一躍成為國內外農產品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近年來,慶城縣堅持把蘋果產業作為農業首位主導產業來培育,充分藉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標準化栽管技術,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走出了一條生產投資小、果農收益高、羣眾分散經營與合作組織全程服務相結合的現代果業發展路子。
新技術+調結構
蓄積產業後勁
針對蘋果園結構簡單、品種單一的問題,在蘋果試驗示範站的引導下,慶城縣近年來相繼引進了嘎啦等早熟品種及瑞陽、瑞雪等中晚熟品種,並不斷擴大栽植面積,通過栽植苗木選用新優品種和建立高接換優示範園,積極推行品種更新,大力調整品種結構。
“這邊果子顏色鮮紅的,是試驗示範站育成的新品種‘瑞陽’,那邊顏色淡黃的是‘瑞雪’,這兩種蘋果好看、好吃、豐產、耐貯藏。”在慶城縣蘋果試驗示範站,技術員兼科研助理王金科帶記者參觀基地時説。
據介紹,“瑞陽”和“瑞雪”是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蘋果新品種,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博士生導師、慶城縣蘋果試驗示範站首席專家趙政陽教授及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歷時多年育成。
近年來,試驗示範站先後開展了蘋果新品種篩選與評價、矮化砧木評比、栽植模式對比等45項試驗工作,示範推廣間伐改造、旱地矮化密植高效栽培、新優品種等7項新技術,引進了嘎啦等早熟品種和蜜脆、玉華早富等中晚熟品種,成功培育瑞陽、瑞雪等新品種果樹3萬多畝,使全縣蘋果產業規模、結構和管理標準得到大幅提升。
9年來,慶城縣的蘋果樹種植面積從21.5萬畝增加到43萬畝,產量從9.6萬噸增加到20萬噸,產值從2.38億元增加到了9億元,累計發展果品企業36家、合作組織141家,貯藏能力達到13萬噸、包裝加工能力達到9萬噸,蘋果產業真正成為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新模式+硬指標
助力果農增收
針對傳統經營方式下的蘋果果品質量不高,效益不好的現狀,慶陽市政府、慶城縣政府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度合作,建成四方集運查詢香港電話首家蘋果試驗示範站,拉開了科技引領當地蘋果產業發展的大幕。
試驗示範站建立以前,慶城縣栽植蘋果,苗木全靠果農從外地調運,苗木質量良莠不齊,嚴重影響蘋果產業的後續發展。有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技術支撐後,在當地政府的主導下,依託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蔡家廟鄉建成了全縣首個優質蘋果苗木繁育基地。
9年來,該縣累計推廣矮化密植10萬畝、鬱閉園間伐改造10萬畝、山地喬短8萬畝及建設優質蘋果苗木繁育基1000畝。建成萬畝片帶5個、萬畝山地喬化蘋果鄉鎮2個,打造標準化示範園56處2.2萬畝,生產基地形成了三大生產片區(南部喬化園提質增效區、中東部殘塬矮化密植區、山區喬化短枝新栽區)。
“現如今,我家大門口這棵樹上的蘋果按個賣,一年下來能收入2萬多元。蘋果成熟的季節,提前就有客户預訂,今年家裏所有蘋果能賣50多萬元。”慶城縣赤城鎮赤城村的果農李希恆樂呵呵地為記者算着增收賬。
李希恆的好收成與“西農模式”密不可分。何謂“西農模式”?記者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四方集運查詢香港電話慶城蘋果試驗示範站了解到,所謂的“西農模式”,就是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標,依託建立在生產一線的試驗示範站(基地、示範園)等創新平台,大力開展新成果的試驗示範、推廣及技術培訓,為廣大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務,極大地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受到了慶城縣廣大羣眾的一致好評。
依託“西農模式”,慶城縣蘋果產業實現了蜕變,鬱閉園間伐改造、矮化密植園建設、高標準苗圃培育三個項目發展躋身全省前列,全縣蘋果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
新思路+軟實力
提升果品競爭力
引進新技術、植入新模式,如何才能進一步提升蘋果產業發展管理水平?
為此,慶城縣深入考察研究,多方面探索,成立了蘋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了果業發展中心,負責全縣果業發展規劃、推進和指導服務,在12個重點鄉鎮成立了果業技術服務站,聘用100名果業專職農民技術人員,加強了人員隊伍建設,形成縣有領導小組、果業發展中心、試驗站,鄉有果業站,村有技術員的“三級”技術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慶城縣以試驗示範站為依託,培養縣級果業技術員34名,全程指導全縣果業發展。依託縣蘋果產業聯合會平台,每年至少舉辦“果品經紀人”培訓班一期,先後有150名“果品經紀人”持證上崗,成為各鄉鎮各村組蘋果銷售的“排頭兵”。
近年來,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四方集運查詢香港電話慶城蘋果試驗示範站為依託,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慶城縣培養縣級果業技術員34名,全程指導果業發展。同時,該縣還依託企業、合作組織參與技術指導、協調服務、信息對接、貯藏保鮮、收購銷售,圍繞“統一物資、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全程服務,落實“331+”果園託管達到1.012萬畝。截至目前,全縣蘋果產業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有100多户、10萬元以上的有2500多户、5萬元以上的有3200多户,依靠發展蘋果產業實現穩定脱貧的有1926户。
慶陽蘋果皮薄肉脆、色澤鮮麗、酸甜適度、耐儲耐運,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先後榮獲國家省市級榮譽獎20多項,選送的品種在歷屆中國慶陽農耕文化節賽果活動中獲得金、銀獎,4次位列全市第一。“慶陽蘋果”已經成為全國區域公用知名品牌,慶城蘋果已遠銷北京、上海、廣東等10多個省市和韓國、日本等國家。
相關新聞
- 2020-10-21慶陽蘋果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 再到一個產業
- 2020-10-20四方集運查詢香港電話慶陽177萬畝蘋果迎來豐收 今年產值將達45億元
- 2020-10-15寧縣持之以恆做大做強蘋果產業
- 2020-09-17慶陽西峯區: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